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汕头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自主学习模式融入课堂的理论与实践》 开题报告(要点)

时间:2017-08-08 11:40

汕头市金山中学  陈秋雄
                                                                             
一、研究意义
    新世纪始,我国教育部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积累的问题开启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 使自主学习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并涌向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案例。但迫于应试压力和教师基本素质参差不齐等客观因素,看是一片热火朝天的课程改革却依然存在两个重大问题。
 1、新课改的研究和探索多是自上而下,虽然教研工作者中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但毕竟不是以专职教师为职业,对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仅仅是了解和理解却没有深切感受,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往往只能用一些简单的数据来展示,而对课改的实际效果和对学生产生的深切影响往往体会不深。
 2、课程改革虽然在教研发达地区已经开展的很深入,并且也涌现了许多精彩的案例,但对于教育欠发达和经济也欠发达的地区课改的实施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一方面是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大多缺乏教育理想,总借口大城市课改能实施主要是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和先进校园硬件配套。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多的只在乎自己所任教的班级在各次考试中成绩的起落,对于课程改革仅仅有个概念。另一方面,功利的社会背景逼迫学校必须在重大考试中取得成绩,单一的教学评价催生了单一的社会评判标准,单一的社会评判标准也逼迫学校更加的“务实”。虽然有改革的想法但多数在观望,都在等待哪个学校能做出有效的改革,一方面能发展学生的能力,一方面又能保证成绩的进步。因此虽然已经有了不少课改成功案例,但要么是在大城市,要么是离粤东地区十万八千里,感受都不直接不深刻。因此,要让课程改革的理念深深的扎在粤东教育这片土地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研究内容
本次课题突破的重点在于探索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将自主学习模式融入课堂是为了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完成教学任务,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简单将自主学习的形式融入课堂,必须探索出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最终还是要用教学效果来证明。本课题的主要应用实证研究法,新课程模式实施的同时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变化和班级间的差异,不断磨合调整形成更有效的课堂模式。
针对此次研究,本人准备以汕头市金山中学及汕头金山中学南区学校物理科组为依托,组建团队共同探索出符合粤东教育文化特点的新课程模式,同时将新课程改革理念扎根在金中,并以此为制高点向粤东辐射影响。本课题的目标是要通过团队合作探索出一套将自主教学模式融入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或是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同时将新课程理念扎根进每位参与研究的教师中,并以此为中心向外辐射影响。此次课题是否能高质量的完成关键在于新的教学方式能否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效率并最终提高学生成绩,将课改的积极效果直观的展现出来,因此课题研究成员的教学基本功和科研基础同样重要。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法。根据现有的自主学习理论结合粤东地区课堂教学实际,设计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有步骤的实施课程改革,同时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变化和班级间的差异,从而确定教学模式是否有效。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几个常用的研究方法穿插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根据具体需要来配合使用。
四、任务分工
陈堉楠老师负责将自主学习模式融入新授课(物理概念)的研究
林曼虹老师负责将自主学习模式融入新授课(物理规律)的研究
刘建蓉老师负责将自主学习模式融入新授课(物理方法)的研究
宋青老师负责将自主学习模式融入复习课的研究
王旭丹老师负责将自主学习模式融入讲评课的研究
庄正辉老师负责将自主学习模式融入习题课的研究
叶棕老师负责将自主学习模式融入实验课的研究
五、研究进度安排
    总体框架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理论研究阶段(2016年3月到2016年7月)
1、  文献研究;
2、  调查访谈;
3、  召开课题开题会,专家指导,进行课题论证;
4、  制定、论证课题研究方案、对课题组教师进行理论培训,结合两所学校实际情况将自主学习模式融入课堂的理论部分开展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实践和攻关阶段(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
1、  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2、  邀请专家进行具体指导,形成中期研究成果;
3、  积累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交流解决,及时调整。
第三阶段:经验总结阶段(2017年6月到2017年12月)
课题组根据研究情况在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做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形成最终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经费分配(略)
七、预期成果
研究报告1份   论文4-6篇     
教学设计及课件4-6份  其他(教学实录光盘等)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新课程改革已经提出十几年,在全国各地纷纷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涌现了不少优秀的课改案例。然而粤东地区,新课程改革步伐推进非常缓慢,甚至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也得不到普遍认同,很多课改工作流于形式,课堂教学依然是以“满堂灌”为主要实施方式。本课题正是抓住了先进教育理念与相对落后的教学实际之间的空档,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尝试探索出一套“接地气”的课堂教学模式。
然而,先进理念没有办法得到推广必然有深层次的客观原因,一方面来自教师、另一方面来自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潜意识。在探索过程中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有效性。新的学习模式应该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在探索过程中要注意实时监测学生反馈,包括课堂的反馈以及阶段考试的成绩反馈。要用令人信服的数据来论证新教学模式在有效性上的突出表现。
易操作性。很多教师不愿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往往不是因为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不如传统教学模式,而很可能是新的教学模式的准备过程过于繁琐,课堂实施过程包容性太差,难以应对突发情况。因此,探索过程要注意“接地气”,要探索出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老师又愿意使用的教学模式。
易接受性。学生的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学生对课堂教学模式的适应也基于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体验。如果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差太大,导致学生疲于适应课堂的新模式,难以真正融入新的教学模式,那么也是难以体现先进理念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新的教学模式要充分考虑到与学生之前的教学体验的衔接。